泰寧大金湖的湖面波濤浩渺,兩岸丹霞映翠,棄船登岸,拾階而上,甘露寺就隱藏在這赤石深壑之中。甘露寺始建于公元1146年,所在的巖穴高80多米,深和上部寬約有30多米,但下部寬只有10多米,呈倒三角形。對于生活在872年前,科學技術還不是很發達的古人來講,要在這樣險峻的地勢建造出一座寺廟絕非易事。 "一柱插地、不假片瓦",這樣巧奪天工的建筑方式,聞名中外。據考證,十二世紀日本名僧曾三度入閩,就為了考察甘露寺的建筑工藝,并重建了日本著名的奈良東大佛殿,大佛殿大量使用的"T"形斗拱正是取樣于這座甘露寺。 甘露寺由上殿、蜃樓閣、觀音閣、南安閣等建筑組成,全部采用木質結構。因為寺藏巖穴之中,即使是刮風下雨,這些建筑都能得到很好的保護,只需防火,而無需擔心各種雨水天氣。 |